1、羔羊痢疾。
初生羔羊以劇烈腹瀉和小腸發生潰瘍為特征,主要危害7日齡以內的羔羊,常致羔羊大批死亡。
防治措施:
(1)羔羊出生后,合理哺乳,避免饑飽不均。加強羔羊臍帶和圈舍的消毒。羔羊出生后12小時內,注射一針免疫素(0.3ml)每只灌服土霉素0.15~0.2克,每天灌服1次,連續灌服3天,可以有效預防保健。
做好羔羊“五聯苗”預防接種,在母羊分娩前30天和20天,分別皮下注射羔羊痢疾甲醛滅活菌苗2毫升和3毫升。
(2)患病羔羊灌服0.2~0.3克土霉素和0.2~0.3克胃蛋白酶,每天灌服兩次。也可用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鉍0.2克、小蘇打0.2克,用適量水將其混合后一次灌服,每天3次?;蛴脭尘鷥襞c磺胺類藥物按1∶5的比例混合后灌服病羔,羔羊每公斤體重用藥30毫克。對腹瀉脫水的羔羊,每天補液1~2次,每次口服補液鹽20~100毫升。
2、流感。
病羊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不食,呼吸急促,體溫40.5℃。
防治措施:
治療每天上午用核苷酸(3ml)加復方氨基比林5ml,下午用核苷酸(3ml)加安乃近5ml毫升肌肉注射,連用兩天,另加地塞米松10毫升注射。經過治療,第三天可痊愈。
為預防繼發感染,可每天按每100公斤體重用免疫素(3ml)、卡那霉素250萬國際單位分別進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一次。
3、傳染性膿瘡。
羊傳染性膿皰俗稱羊口瘡,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以口唇等處皮膚和黏膜形成丘疹、膿瘡、潰瘍和結成瘤狀厚痂為特征。
防治措施:
(1)定期疫苗接種,嚴防創傷感染。用2%的氫氧化鈉溶液或10%的石灰乳等徹底消毒用具和羊舍。
(2)可用0.1%~0.2%的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創面,再涂2%的龍膽紫、碘甘油或5%的土霉素軟膏,每天涂抹1~2次。
4、羊痘。
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熱性接觸性傳染病。病羊皮膚和黏膜上發生特異的痘疹,個別羊發病后很快蔓延全群。該病主要通過呼吸道感染或由損傷的皮膚黏膜侵入,多在冬春季節流行,飼養管理不好可促使發病。
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抓好膘情,適當補飼,注意防寒保暖。每年定期預防注射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山羊痘)。病死羊尸體深埋,防止擴散病毒。
(2)治療用核苷酸(3ml)加魚腥草注射液5毫升、地塞米松注射液3毫升,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兩次,連用1~3天。小羊用量減半。
5、巴氏桿菌病。
羊只發病突然,精神沉郁,呆立或臥地不起,食欲較差或不食,反芻停止??梢曫つぐl紺,兩眼流淚,鼻鏡干燥,打噴嚏,鼻腔流出漿液性或膿性鼻液,呼吸困難,氣喘。
防治措施:
(1)平時加防寒保溫,圈舍、用具用10%的石灰乳或3%的來蘇兒、5%的漂白粉溶液進行消毒。
(2)治療用核苷酸(3ml)加青霉素80萬國際單位、鏈霉素100萬國際單位混合,一次肌肉注射,每天一次,連用3天。
對嚴重病例,可用免疫素或核苷酸等配合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靜注,待癥狀緩和后,再改用其他藥物繼續治療。
6、敗血性鏈球菌病。
該病最易在氣溫突變時發生。病初不易被發現,病羊常于24小時內死亡。急慢性型,病初羊體溫在41℃以上,精神委頓,食欲減退或廢絕,反芻停止,眼結膜充血,流淚,隨后出現漿液性分泌物,鼻流漿液性或膿性物,咽和頜下淋巴結腫脹,呼吸困難,糞便有時帶有黏液或血液,病羊死前呻吟,抽搐,喜臥,不愿走動,步態不穩。
防治措施:
(1)加強飼養管理,做好防寒保溫,嚴格消毒。
(2)在冬前給羊注射羊鏈球菌高免血清。
(3)用羊鏈球菌氫氧化鋁滅活疫苗接種,一次皮下注射3毫升。
(4)治療用磺胺嘧啶粉拌料全群投喂,或用核苷酸(3ml)配合氨芐青霉素注射。
7、螨病。
由疥螨和癢螨寄生在羊體表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蟲性皮膚病,又叫疥螨、疥瘡、疥蟲病,具有高度傳染性。病羊體表劇癢,不斷在墻壁、欄柱等處摩擦,患部脫毛、發紅、腫脹,出現丘疹、水皰和結痂。
有螨蟲的羊
螨蟲病比較嚴重的羊
防治措施:
(1)保持羊舍干燥衛生,用雙甲胩乳油按1毫升對水25升的比例配成溶液,或用10%~20%的石灰乳或20%的草木灰水,噴灑圈舍消毒。
(2)治療剪除患部周圍羊毛,徹底清洗并除去痂皮和污物,然后取百草霜加食鹽炒后,再用桐油調和均勻涂搽患部,每天涂1~2次,連涂3~4天可治愈?;蛴脷Ⅱ`,按1毫升對水600~800毫升調勻后涂搽患部。
8、瘤胃鼓氣。
因采食大量豆科鮮草、發酵青草或霜凍、霉爛草所致。病羊呆立拱背,呼吸困難,腹部急性膨大,左側大于右側,用手拍打有鼓音,反芻停止,重病羊口吐白沫,很快窒息死亡。
治療措施:
(1)嚴防羊采食霜凍帶露水的飼料,選擇適宜的放牧場所。
(2)治療可用菜子油100毫升混合適量煙絲一次灌服病羊。也可用75%的酒精10毫升加魚石脂5克混水一次灌服病羊,并用手按摩其左腹部幫助排出氣體。對病重危急的羊,用16號穿刺針穿刺緩慢放氣。
防治措施:
當然如果懂瘤胃調控,小韓老師以前發過一篇文章叫(養羊就是養胃)在精飼料或草料當中添加"生命源"產品中有已經具有這樣的功能??梢越档蛯Πl生脹氣的機率,這需要有相應的專業知識。
9、羊梭菌性疾病。
由羊梭菌屬的病原菌引起羊的一類傳染病的總稱,包括羔羊痢疾、羊腸毒血癥、羊猝狙、羊黑疫等,該類病發病快、死亡快,一般來不及治療即已死亡,對于少數經過緩慢的病羊,可及早使用核苷酸配合頭孢噻呋鈉,磺胺類藥物和腸道消毒劑等,同時配合強心、輸液、解毒治療。所以該病以防為主,應結合全年的防疫工作,在秋季做好疫苗免疫注射工作。
10、傳染性胸膜肺炎。
病羊體溫達41℃以上,精神不振,被毛粗亂,發抖,呼吸加快,有漿性或膿性鼻漏,磨牙。在鼻唇及口內角帶有泡沫的液體,有呻吟聲。懷孕母羊可發生流產。肺部聽診時可聞水泡音和胸膜摩擦音,壓迫胸壁有時有疼痛表現。一般經過為4~5天左右,病性惡化,則呼吸困難、弓背、頸伸直、衰弱、最后倒地、窒息死亡。
防治措施:
(1)適時接種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氫氧化鋁菌苗,6個月以下的羊3毫升,6個月以上的羊5毫升,注射后14天可產生免疫力,免疫保護期為1年。
(2)病羊可用免疫素+重癥頭孢+本草溫度清,輕一針好轉可見。連用三天,即可恢復正常,整群飲水泰樂菌素5天。
11、絳蟲病。
病羊表現為食欲減退、飲水增加、精神不振、虛弱、發育遲滯,嚴重時病羊下痢、糞便中混有成熟絳蟲節片,病羊迅速消瘦、貧血,有的病羊出現痙攣或頭部后仰的神經癥狀,有的病羊因蟲體成團引起腸阻塞產生腹痛甚至發生腸破裂。病末期,羊臥地不起,多將頭轉向后方,有咀嚼運動,口周圍有許多泡沫,最后死亡。防治措施:可用20%的生石灰水或5%的克遼林溶液噴灑,洗刷羊舍、飼具。驅蟲可按每千克體重用丙硫咪唑10毫克,或用氯硝硫胺(驅絳靈)10毫克,或用硫雙二氯酚75~150毫克,或用吡喹酮75毫克,連用3天。羊糞要及時集中堆積發酵,以殺死蟲卵。
應用效果
吡喹酮對羊體內寄生蟲驅蟲結果
平均RPG:平均蟲卵檢出數
實驗組1:吡喹酮,按照10mg/kg體重給藥
實驗組2: 吡喹酮,按照35mg/kg體重給藥
對照組:丙硫咪唑片,主要成分丙硫咪唑,按照20mg/kg體重給藥
12、羊肝片吸蟲病。
病羊急性表現為精神沉悶,體溫升高,食欲消失,偶有腹瀉。嚴重貧血,腹圍增大,充滿大量腹水,常在3~5天內死亡。病羊慢性表現為病程較長,貧血、消瘦、便秘與下痢交替發生,被毛粗亂無光澤衰竭而死。
防治措施:
定期驅蟲,春秋各一次,用硫酸二氯酚,按每千克體重0.08~0.1克,配成懸浮液一次口服;用硝氯酚,按每千克體重3~5毫升,一次口服。驅蟲后的糞便需嚴格處理。
好消息:免疫素和核苷酸無菌注射液,傳染病的克星!廣譜抗病毒和免疫調節基因工程藥物。
主要成份有核苷酸、胸腺多肽、干擾素、穩定劑。適用于豬、牛、羊等動物因各種病毒感染后的早期治療和潛伏期感染階段的緊急預防。如:無名高熱、口蹄疫病毒、豬瘟病毒、藍耳病毒、圓環病毒、病毒性腹瀉病毒、痘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羊腸毒血癥、羊快疫、羊猝疽、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羊溶血性鏈球菌病、炭疽、布氏桿菌病、羔羊腹瀉、羊痘、藍舌病等;犢牛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壞死桿菌病、巴氏桿菌病、牛腸毒血癥、結核病、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流行熱、牛惡性卡他熱、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等早期感染的治療;亦用于禽流感發病后的治療及配合禽流感滅活疫苗免疫,亦可提高免疫應答水平。